城宿宁非寂,山泉亦是喧。要知喧寂处,动静此心然。
奉和何古林侍御三月廿日居樵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湛若水。 城宿宁非寂,山泉亦是喧。要知喧寂处,动静此心然。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 ...
湛若水。 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黄待制病中以诗寄之。宋代。释宝昙。 故山馀地亦嶙峋,中有掖垣梧十寻。自是万金医国少,人皆三事望公深。茂陵多病书成帙,季子来归雪满簪。试与共观天下士,弥缝一世果何心。
投壶。宋代。刘子翚。 暇日宾月集,投壶雅戏同。傍观惊妙手,一失废前功。礼盛周垂宪,词夸晋起戎。区区论胜负,转眼事还空。
拟寒山寺 其一一一。。释怀深。 有求皆是苦,众生须要求。因名忘性命,为利起戈矛。不足无时足,知休真下休。死生呼吸至,无人替汝愁。
灯下偶书。清代。郑孝胥。 新凉有味在秋灯,悦耳风蝉得未曾。祇蹈贪凉宜蚤睡,因凉引睡却堪憎。
题虎邱。宋代。顾逢。 此山虽小众山尊,半近吴城半近村。一壑风烟龙窟宅,满堂巾盔佛儿孙。生公说法台空在,陆羽煎茶井不存。唤起幽人无限意,塔铃独语到黄昏。
满江红 口贞居开得月轩。明代。俞和。 □□桃华,又一□、元都春色。彷佛记、主家阴洞,不多尘迹。竹里棋枰憎鸟污,人间鹤语无人识。□古风、迟暮却相逢,庞眉客。沟水涨,云充斥。环堵隘,花狼籍。似石鱼湖小,酒船宽窄。庭下已生书带草,傍人错认扬雄宅。问青天、明月落谁家,无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