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子

责子朗读

白发被两鬓,肌肤不复实。

虽有五男儿,总不好纸笔。

阿舒已二八,懒惰故无匹。

阿宣行志学,而不爱文术。

雍端年十三,不识六与七。

通子垂九龄,但觅梨与栗。

天运苟如此,且进杯中物。

译文

白发覆垂在两鬓,我身已不再结实。

身边虽有五男儿,总不喜欢纸与笔。

阿舒已经十六岁,懒惰无人能相比。

阿宣快到十五岁,也是无心去学习。

阿雍阿端年十三,竟然不识六与七。

通儿年龄近九岁,只知寻找梨与栗。

天命如果真如此,姑且饮酒莫论理。

注释

责子:对儿子的责备、批评。

被(pī):同“披”,覆盖,下垂。鬓(bìn):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。

肌肤:指身体。实:结实。

五男儿:五男儿:陶渊明有五个儿子,大名分别叫俨、俟、份、佚、佟,小名分别叫舒、宣、雍、端、通。这首诗中皆称小名。

好(hào):喜欢,爱好。纸笔:这里代指学习。

二八:即十六岁。

故:同“固”,本来,一向。一作“固”。无匹:无人能比。匹,字形近于“二”、“八”之合,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。

行:行将,将近。志学:指十五岁。

文术:指读书、作文之类的事情。

垂九龄:将近九岁。垂,即将到。觅:寻觅,寻找。

天运:天命,命运。苟:如果。

杯中物:指酒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79-181

责子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大约作于东晋安帝义熙四年(408年),当时陶渊明四十四岁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郭维森 包景诚.陶渊明集全译.贵阳:贵州人民出版社,1992:179-181

陶渊明

陶渊明(约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(又一说名潜,字渊明)号五柳先生,私谥“靖节”,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、文学家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汉族,东晋浔阳柴桑人(今江西九江)。曾做过几年小官,后辞官回家,从此隐居,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,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、《归园田居》、《桃花源记》、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归去来兮辞》等。 ...

陶渊明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水纹藤簟竹方床,山阁重阴雨后凉。新月梧桐秋已老,碧梧机杼夜初长。

白鱼入馔松醪熟,红稻供炊笋脯香。云树芝泉随处好,一时清赏肯相忘。

()

去年花开春日和,行嗅香蕊攀柔柯。

今年花开烟雨愁,坐见落英填污沟。

()

长日登临忆侍郎,芳时谭笑客凝香。

须公多办琼花露,容我时开古锦囊。

()

湘波一尺阻东西,湘草湘烟入望迷。碧海相看消镜雪,丹经何术炼银泥。

归舟吴越迎歌扇,潭水沧浪废杖藜。问讯绥山桃几熟,飞花好寄五陵溪。

()

寥阳殿上步黄金,一落颠崖地狱深。

苏武窖中偏喜卧,刘琨囚里不妨吟。

()

空谷有佳人,素质明秋霜。凌风拾翠羽,皎皎双明珰。

负薪日惨廪,怨此江路长。红颜委中野,三叹以徬徨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