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门行

东门行朗读

出东门,不顾归。

来入门,怅欲悲。

盎中无斗米储,还视架上无悬衣。

拔剑东门去,舍中儿母牵衣啼:

“他家但愿富贵,贱妾与君共哺糜。

上用仓浪天故,下当用此黄口儿。今非!”

“咄!行!吾去为迟!白发时下难久居。”

译文

刚才出东门的时候,就不想着再回来了。

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。

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,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。

拔剑出东门,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:

“别人家只希望富贵,我情愿和你吃粥。

在上有青天。在下有年幼的孩子。你现在这样做不对!”

丈夫说:“你不要管!我去了!我已走得太晚了!我已见白发脱落了,这种苦日子谁知还能够活几天?”

注释

东门行:乐府古辞,载于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·瑟调曲》中。东门:主人公所居之处的东城门。

顾:念。不顾归,决然前往,不考虑归来不归来的问题。不归:一作“不愿归”。

来入门:去而复返,回转家门。

怅:惆怅失意。

盎(àng):大腹小口的陶器。

还视:回头看。架:衣架。

“拔剑”句:主人公看到家中无衣无食,拔剑再去东门。

儿母:孩子的母亲,主人公的妻子。

他家:别人家。

哺糜(bǔmí):吃粥。

用:为了。仓浪天:即苍天、青天。仓浪,青色。

黄口儿:指幼儿。

⒀今非:现在的这种冒险行为不对头。

⒁咄(duō):拒绝妻子的劝告而发出的呵叱声。

⒂行:走啦!

⒃吾去为迟:我已经去晚啦!

⒄下:脱落。这句说:我头上常脱落白发,这苦日子难以久挨下去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余冠英.乐府诗选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54(第二版):31

东门行创作背景

  东汉末年,朝政腐败,宦官当权,当时首都的贵人们衣服、车马、装饰、庐舍全都讲究豪华;而农民却丰年不得饱食,饥荒年头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,许多人沦为奴隶,时有暴动发生。《东门行》里的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吕晴飞 等.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.北京:中国和平出版社,1990:90-91

猜你喜欢

只为羊车峦靓妆,会皇合殿烛无光。

宫中不解嫁鹦鹉,台上安能来凤凰。

()

几阵蝉嘶,趖了一枝花影。帘底下、井华冰冷。绡裳乍解,更红酥寒凝。

似素藕、浸勾碧湖千顷。

()
姚佳

零陵人物望中仙,石室兵书物外天。一路花光红不息,九嶷山色郁相连。

潇湘夜雨怜斑竹,巴蜀春风响杜鹃。翌日紫霞铺碧水,浯溪行尽绿杨烟。

()
黄公渚

鼓枻沧溟去。践山盟、待證鸥鹭。趁禺收浪,海天霞曙。

瀛壖清浅如许。一径处、檀栾青凤舞。炎景敛、日中无暑。

()

门外苍茫势,神龙且寄髯。困方嗟褐短,人岂藉泉廉。

善爱知珍鼎,需调用作盐。呈身原不惯,应合与时潜。

()

惊风开绣幕,新月照罗帏。玉树鸣清籁,珠帘捲素辉。

砧声敲杵急,灯烬落花微。今夜思君梦,应随黄鹄飞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