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府

宿府朗读

译文

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,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。

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,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。

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?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。

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,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。

注释

府:幕府。古代将军的府署。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。

井梧:梧桐。叶有黄纹如井,又称金井梧桐。梧:一作“桐”。

炬:一作“烛”。

“永夜”句: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。永夜:整夜。自语:自言自语。

中天:半空之中。

风尘荏苒:指战乱已久。荏苒:犹辗转,指时间推移。

关塞:边关;边塞。萧条:寂寞冷落;凋零。

伶俜(pīng):流离失所。十年事:杜甫饱经丧乱,从天宝十四年(755年)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,正是十年。

“强移”句:用《庄子·逍遥游》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”意,喻自己之入严幕,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。强移:勉强移就。一枝安: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562

2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:211-212

宿府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年)六月,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。这首诗,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。所谓“宿府”,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。因为别人都回家了,所以他常常是“独宿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萧涤非.杜甫诗选注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:211-212

2、程千帆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557-558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
杜甫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斗草听莺非我事,傍花随柳亦閒人。如今去作扁舟客,燕赵江淮过一春。

()

为君粘笔写筼筜,数尺新捎绿粉香。持向西窗听夜雨,高情浑似对潇湘。

()

不求丹凤食,不学景龙吟。

自有慈仁意,相依岁月深。

()

孤竹皆殷墨,两龚真楚清。试凭兰与蕙,难弟复难兄。

()

歌中妩媚亦诚豪,覆体何人脱御袍。鍊石有方天可补,檿弧无验鬼空号。

参苓入笼还为用,稂莠当阶不受薅。南望河阳如在眼,青山无限白云高。

()

拂拭沧波远接天,摩挲乔木老生烟。题诗作画人何在,万古蓬窗一觉眠。

()